配电房局放传感器是电力系统安全监测的核心设备,通过捕捉设备内部局部放电产生的物理信号,实现绝缘状态的实时感知与风险预警。作为电力设备的“神经末梢”,其技术演进与智能化应用正推动配电房运维模式向预测性维护转型。
局放传感器基于电磁波、超声波、特高频(UHF)等多物理场检测技术,可穿透金属柜体捕捉绝缘缺陷产生的微弱信号。例如,特高频传感器通过300MHz-3GHz频段电磁波定位气隙放电,超声波传感器则识别20kHz-200kHz机械振动波,对电晕放电、沿面放电等模式响应灵敏。传感器内置宽频带放大电路与数字滤波算法,灵敏度达皮库伦(pC)级,能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区分放电脉冲与背景噪声。
一、使用前准备
环境检查:
确认配电房环境安全,设备处于带电运行状态(对于在线监测)。
了解被监测设备(如开关柜、环网柜、电缆接头)的结构和局放检测点位置。
工具与设备准备:
准备好局放传感器(如TEV、超声波、UHF等类型)、信号传输电缆、固定装置(磁座、胶带、螺钉等)。
准备好配套的局部放电检测仪或在线监测主机。
检查传感器和电缆外观是否完好,无破损。
二、传感器安装
根据传感器类型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和方式:
暂态地电压(TEV)传感器:
位置:紧贴开关柜的金属面板(如前门、侧板)。
方法:使用磁吸底座或专用胶带将传感器牢固地吸附/粘贴在柜体表面。确保接触面清洁、平整,无油漆或污物阻挡。
超声波(AE)传感器:
位置:安装在开关柜表面靠近可能放电的部位(如母线室、电缆室、断路器室)。
方法:使用磁座或耦合剂(如硅脂)配合固定装置,确保传感器与金属表面良好接触,以有效传递声波信号。
特高频(UHF)传感器:
位置:安装在开关柜的非金属观察窗、传感器孔或内部UHF天线接口处。
方法:对于外置式,用螺钉或卡扣固定在预留孔位;对于内置式,需在停电时安装于柜内金属屏蔽外。
高频电流(HFCT)传感器:
位置:套在被测设备(如电缆终端、避雷器)的接地引下线上。
方法:打开传感器卡口,将接地线置于中心,然后闭合并锁紧,确保闭合面无缝隙。
三、连接与调试
连接电缆:
将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专用同轴电缆连接到局部放电检测仪或在线监测系统的采集单元。
确保连接牢固,接头拧紧。
设备开机:
打开检测仪或监测主机电源。
参数设置:
在检测仪上选择正确的传感器类型。
根据现场情况设置合适的测量量程、采样频率、滤波器等参数。
若为在线系统,确保传感器ID与系统配置一致。
背景噪声测量:
在未监测主要设备时,先测量现场的背景电磁噪声水平,以便后续区分真实局放信号与干扰。
四、数据采集与监测
开始监测:
启动检测仪的测量功能,开始实时采集数据。
观察显示屏上的局放**幅值(dBm或mV)、相位(φ)、放电次数(PRPD图谱)**等信息。
信号分析:
根据信号特征判断是否为真实局部放电,并尝试识别放电类型(如电晕、内部放电、表面放电)。
可通过移动超声波传感器进行声-电联合定位,确定放电源位置。
数据记录:
记录测量时间、位置、环境条件、测量结果(数值、图谱)等信息。
对于在线系统,数据会自动存储并上传至后台。
五、使用后操作
停止测量:完成检测后,关闭检测仪电源。
断开连接:小心断开传感器与电缆的连接。
拆除传感器:将传感器从设备上取下,清洁表面。
整理设备:盘好电缆,将传感器和仪器收好,存放在干燥、安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