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3106913
TECHNICAL ARTICLES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配电网电力仿真系统软件-简介

配电网电力仿真系统软件-简介

更新时间:2025-09-26点击次数:74

文章由山东华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能源系统正经历从“源随荷动"向“源网荷储协同"的深刻变革。源-网-荷-储仿真系统作为这一转型的核心技术载体,通过四维联动实现电力生产、传输、消费与存储的动态平衡,成为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保障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支撑。

源端:多能互补的“发电中枢"

系统集成火电、风电、光伏、水电等多元电源,通过构网型储能技术(如锂电、抽水蓄能)平滑新能源波动。使光储联合调度使连续31天全清洁能源供电成为可能,新能源渗透率做出突破。传统火电通过灵活性改造,最小出力额定容量缩小,增强调峰能力。

仿真.png


网端:智能传输的“动脉网络"

特高压电网与分布式微网协同构建传输网络。特高压线路(如±800kV)实现跨区域资源优化配置,效率高;配电网通过电力电子设备支持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耐受新能源渗透率。智能电网依托数字孪生技术实时监测电网状态,故障响应速度提升,实现毫秒级故障隔离与自愈。

荷端:需求响应的“弹性载体"

工业、商业、居民负荷通过价格激励机制实现需求响应。例如,用户可通过峰谷套利节省电费;虚拟电厂聚合用户负荷。柔性负荷(如空调、充电桩)可实时调节功率,工业可中断负荷降出力,形成“负荷-电网"双向互动。

储端:动态平衡的“缓冲器"

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氢储能等构成多时间尺度储能体系。短时储能(锂电)应对秒级调频,长时储能(液流电池)解决日级调峰。

仿真.png

协同运行:智能调控的“大脑"

系统通过AI预测模型(误差小)优化发电与负荷曲线,结合数字孪生平台预演调控策略。例如,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的“源-网-荷-储-数"系统,集成能量管理系统与虚拟电厂模块,支持并网/孤网双模式运行,实现秒级响应与碳交易仿真。

未来趋势:数智融合与市场驱动

随着“十五五"规划推进,源网荷储将向“系统融合"升级。氢储能、5G+能源互联网、区块链电力交易等新技术加速落地,虚拟电厂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超500亿元。政策方面,多地已试点“隔墙售电",推动源网荷储从“园区试点"向“全域协同"扩展,2030年微电网覆盖率或超60%。

源-网-荷-储仿真系统通过打破环节壁垒,使电力系统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调控",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提供支撑,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答案"。


联系方式

18853106913

(服务热线)

大数据产业大厦B22

sdhuak@163.com

添加微信

Copyright © 2025山东华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1006757号-4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

微信

联系
联系
顶部